您现在的位置:全品中考网 > 中考资讯 > 备考

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:隆中对赏析

来源:www.sirhui.com 2025-02-25

备考

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:隆中对赏析

《隆中对》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,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。文章通过隆中对策,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备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。他擅长审时度势,察看剖析形势,擅长透过近况,学会全局,并能高瞻远瞩,推知将来。作者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,是逐步深入地完成的。

文章开头写他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,就颇耐寻味。躬耕陇亩,并非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,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于田野。于此读者可以想到,一个负有卓越才识的人而隐居不仕,必有重重忧事在心。而好为《梁父吟》,就正含蓄地揭示了这个问题。《梁父吟》,是古歌曲,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,忧伤战乱的歌曲。诸葛亮吟诵这首歌曲,在于借古抒怀,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。作者用一好字,说明他并不是偶尔一吟,可见其感慨之深。身长八尺,是外貌描写。但从这堂堂仪表的外貌描写里,不只为了显示人物的魁伟英俊,而且也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。所以作者接着写他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,这就更看出他不同于芸芸众生。管仲,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,收获霸业的显赫一时的豪杰。

刘备三往,旨在讨计问策,以收获大业。问策之前,刘备先屏去左右人等,这就进一步说明,他们虽然只不过第一次相见,但决非普通的往来酬酢,弄得这样机密,想来有大事相商。事实也正是如此。刘备屏去左右之后,第一从汉室倾颓,奸臣窃命,主上蒙尘的天下政治形势说起,表露他对汉室江山倾颓,皇帝遭到挟持的深切忧伤,与对奸臣(主要指曹操)窃取政柄的强烈不满。接着又以十分谦逊的口吻和坚定的态度述说了自己兴汉除奸,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平生抱负。最后诚挚恳切地提出咨询,向诸葛亮求教,从而引出诸葛亮的对策。诸葛亮对策,是本文的重点,也是集中刻画诸葛亮这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形象的重点。

诸葛亮在对策中,为刘备收获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、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,相当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、蜀、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。这个蓝图,是打造在对现实进行科学剖析的基础之上的。刘备后来就是基本上根据这个政治策略打造了蜀汉政权,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。

从写作上看,本文的层次极为明确,结构十分谨严。作者自始至终围绕着诸葛亮对策这个中心思想,围绕着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叙写议论。作者先写隆中对前,次写隆中对时,后写隆中对后,结构布局一清二楚。写隆中对前,使用了正面叙述的办法,写出了人物的生活、思想、交游及其社会声誉,这就粗略地勾勒出了诸葛亮其人的独一无二。继而又从侧面加以叙写,通过徐庶的荐举和刘备的屈驾三往,进而衬托出诸葛亮的才质非凡。这就为诸葛亮对策作了铺垫,制造了氛围。先有刘备之请,而后有诸葛亮之对,自然是顺理成章。假如说隆中对前,是通过作者的叙述和别人的反响来突出诸葛亮的高明的话,那样隆中对时,则是叫人物自己亮相现身说法,进行具体论述,从而更雄辩地展示人物的高明。基于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深刻察看和科学剖析,把我们的对策作了有条不紊地论述。如前所述,他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,次论可争与可图,最后写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,沿着事物本身进步的规律,由近及远,层层递进地讲解了我们的见解,如此写来,既精辟地论述了目前形势,又判断了以后未来发展趋势。在论及打造依据地时,什么地方适合,什么地方不适合;什么地方先图,什么地方后图,谈得一目了然。在论及统一大业时,先谈对内、对外等多方面的筹备,后谈怎么样进攻,思路也十分明确。而文中所写隆中对后的反响,不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,还是从文章的结构来看,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
本文语言的概括精练,也达到了相当完美的高度。诸如写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仅仅用22个字,就把诸葛亮的生活情况、思想状貌、体躯外貌与生平抱负勾画出来。再如诸葛亮对策后写刘备的反响,只用一个善字,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和他此时此刻的心理写了出来。而当关、张不悦时,刘备仅用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,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。而其中似尽未尽的深刻内容,留待读者去寻思玩味。再就全文来看,篇幅也极为有限,然而却可以把对策及其前前后后写得那样广阔,剖析得那样透辟,论述得那样周详,也是难能可贵的。足见本文言简而意赅,文省而深刻的特点。《三国志》被时人誉为善叙事,有良史之才,于此可见一斑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题型(55)
  •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题型(59)
  •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题型(29)

[]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

[]2025年中考英语要点复